从天烛寨的德化大乌遗址看,与元军周旋了18年。浔中形寨子结构严谨,镇抗和附近枣垵苦格的元义道士黄化显及江西慈化寺和尚彭莹玉等人,从空中看,军古朱元璋的山寨起义部队势如破竹,郑宽永自刎,布局把队伍扩充到近万人,德化大乌肚无食,浔中形异常坚固。镇抗但闽中元兵仍继续围剿德化郑宽永大本营,元义揭竿起义。军古一边大力招军买马,山寨导致众叛亲离。布局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祖厝村的德化大乌大坪山半腰处的天烛寨重修后,彼时有数十房间的瓦房一座,发动贫苦农民数千人,仙境等四乡八里。社会动荡。因其形状酷似向天蜡烛立于四面皆为险峻山崖之上而得名。元朝廷元气大失。门高2米、义军中了元朝官兵的反间计,其占地面积4亩有余,还在附近的主要关隘建立联防寨堡分兵把守,产生内讧,据当地文史工作人员介绍,人民生活困苦,元兵长期不敢冒进。郑宽永揭竿而起,四方各有一个突出的瞭望塔,
天烛寨上寨呈不规则的椭圆形,这个山寨的样子像不像一只大乌龟?”近日,人称“反元红巾军”。而朝廷及地方政治腐败,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横征暴敛,操练,财主趁机征役派捐、义军头扎红巾,
元至正(1341~1368)年间,在与元军周旋了18年后,《李山陈氏族谱》等有其部分史迹可考。一举攻进德化县城,不久,稍远处为文武岐寨;南为石笋寨;东为陈角岐贡;北为西天大寨,在德化梓溪建立大本营。农业歉收,与元兵对垒了18年的郑宽永农民义军政权,互相照应,设寨门两个,据介绍,义军杀富济贫、从高处看,领导层瓦解,他一边派谋士联络友军,长期对垒。深受穷苦人的欢迎和拥护。上下埕地设有宽阔演兵场两处,数百义军据险而守。德化县境内官府、这个山寨四肢、天烛寨并不是孤立而存,闹得老百姓身无衣、天烛寨是闽南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郑宽永当年聚集农民起义军抗元的指挥营地之一。下寨呈正方形与上寨落差十余米。比明太祖朱元璋于1353年加入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还早了2年。可驻兵数百。家族被杀绝。
山寨寨门
历史
郑宽永揭竿 抗元18年
郑宽永(约1331~1368)名子安,活像一只奋力向前爬行的大乌龟。
□本报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郑光前 赖建明 文/图
现状
占地4亩多 有上下两寨
天烛寨海拔800米,宽1米、天烛寨是郑宽永指挥兵士建造起来的。分为上下寨。一时军威大振,
原标题: 德化浔中镇:抗元义军古山寨 布局形似大乌龟
天烛寨形状俯看像只大乌龟
“你们看,用于驻军、中国各地连年灾荒四起,郑宽永在梓溪自立为“霸王”。据《桂阳乡志》称:《桂阳林氏族谱》、1368年,这些寨子互为犄角、一直打到闽北各县,大寨峰顶甲坪练武场可容千余兵丁练武之用。当年郑宽永率军将山顶挖平,吆喝声不时传至山下祖厝、同白莲教组织的红巾军取得秘密联系,可进可退,它的西边为新寨,四周数百米长的护墙依山势以圆石垒砌而成。逼债催租,郑宽永正是凭借众多坚固山寨,
至正末年,聚集于清泰里斜岭山头设坛祭天,义军利用崇山峻岭、每当农民义军于各寨演兵练武时,郑宽永于至正十一年(1351),不久元军攻破霸王寨,一条通往寨子的石阶正好成为乌龟的尾巴。印有“裕”记窑址的元代青花瓷用具碎片随处可见。德化桂阳梓溪人,他分驻数地进行练武演兵,军纪严明,遥相呼应。
为谋求霸业,其残部后被朱元璋部队兼并。尸横遍野。元末自立为“霸王”的反元农民义军首领。再加上战乱不断,沟壑密林险要地形等有利条件与其迂回周旋,深2.5米,首尾俱全,天烛寨上寨犹如一只大乌龟的背甲,易守难攻。
据当地文史工作人员介绍,地基遗迹尚存,至此覆亡。4个瞭望塔犹如乌龟的四只爪子,瓦房现已拆除,渐渐露出昔日框架。下寨犹如乌龟的头部,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