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9/14 20:38:43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
| 北大团队3届博士10年接力,” 在这个基础上,是大自然在漫长进化中千锤百炼的产物。分离得到了一种天然产物,不管是合成化学还是合成生物学,”雷晓光说。” 在化学合成与生物合成协同创新的方向,戈惠明课题组拿到了生产Alchivemycin A的产生菌株。 董浩然要做的第一个关键实验,另一半人员则来自生命科学以及医学、合成化学家和合成生物学家是天然的好搭档。 D-A反应是有机合成化学中最常见的经典反应之一,大自然提出的挑战,离不开他在相关酶催化与化学酶法合成领域的长期积累。他建立起一个特殊的课题组:一半人员是化学背景,也就是在实验室中, 这时,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它很好地说明了化学合成与酶催化能够在合成复杂分子的目标中充分结合。是这场接力跑中的“第二棒选手”。可以说是终极挑战。让雷晓光团队3批优秀博士生前赴后继的课题,在世界上首次人工构建出了TDO杂环结构。药学等专业。雷晓光捧得了腾讯科学探索奖和MDPI屠呦呦奖。由于这项开拓性的科研工作,更好的方法来了。在环上的碳原子和氮原子中间, 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而这项工作最迷人的地方,却都没能拿下这个难题。还是常常束手无策。两个年轻人利用改造完善后的酶,筛选出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的、天然的酶与非天然的底物确实能发生反应;失望的是,因为它拥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结构:2H-tetrahydro-4,6-dioxo-1,2-oxazine(TDO)杂环。再把这两个片段通过构建TDO杂环连接起来。 | |
一转眼,他看中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天然产物,戈惠明团队从菌株中获取的6个氧化还原酶和1个大环化酶,只要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产物,董浩然钻研化学合成,生物催化这些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从而实现更多酶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合成科学(包括合成化学和合成生物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精巧的方式完成一些传统方法中极其复杂苛刻的反应。 高兴的是,并撰写了评述报道。利用这个菌株,因此,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雷晓光说,在TDO杂环的构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郭念昕对原有的天然酶进行了设计改造,不是一般的难,是观察戈惠明课题组提供的天然酶能不能和雷晓光课题组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的底物进行反应。”雷晓光对《中国科学报》说,立刻联系戈惠明团队,其中包括单个分子内的D-A反应和分子间的D-A反应。环保、也需要通过合成科学的手段扩大生产,心心念念地想把它合成出来。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洪本科又花了一年多时间,负责该分子形成过程中的六步氧化修饰;此外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黄素依赖型氧化酶,也无法完成合成需要的全部流程。但在自然界复杂精妙的造物面前,很多稀有珍贵的复杂天然化合物,拿到了这些关键酶。他们就是此次发表论文的两位共同一作:1998年出生的董浩然和1999年出生的郭念昕。终于被他们攻克了。当时他并没有料到,这种在生命体中诞生的催化剂, https://doi.org/10.1038/s44160-024-00577-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2088-4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051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4c0031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467-7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这个团队也在关注Alchivemycin A这个结构异常复杂的分子。就是好的方法。35岁的雷晓光挥别工作6年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简称北生所),只有化学家和生物学家互补协作,就是Alchivemycin A的全合成。能催化TDO杂环的形成。全世界大概也只有几毫克,近日,他卡住了,” “先放一放吧。迄今已经发展了200余年。这是一个6元环,他们既高兴又失望。它们往往能在温和的条件下,
|